• Post author:
  • Post category:General
  • Reading time:1 mins read
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World Journal Report on Through Chinatown’s Eyes

Through Chinatown’s Eyes: April 1968

by Feng Zhaoying, World Journal

透過中國城的眼睛 探討認同危機

記者馮兆音╱華府報導

May 2, 2015, 6:00 am

Easten Law leading community discussion

透過中國城的眼睛」採訪的歷史見證者在放映後舉辦討論會,討論多年來華裔的認同危機和華府中國城的歷史演變。(記者馮兆音/攝影)

紀錄片「透過中國城的眼睛」日前在中國城社區教堂公開放映,李劉曼斯(後右三)、毛遠珉(後右四)和與會者合影。(記者馮兆音/攝影)

巴爾的摩騷亂尚未平息,打砸搶燒的場景猶如1968年暴動歷史重演。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金恩(Martin Luther King)當年遇刺身亡,撼動全美,引爆華府在內的多個城市連日暴動。記錄這段歷史的資料浩如煙海,卻鮮有從華裔美國人的角度,以口述歷史方式呈現事件原貌。紀錄片「透過中國城的眼睛(Through Chinatown Eyes)」採訪十幾名當年親歷暴動的華人,日前在中國城社區教堂首次公開放映。影片製作團隊及多名歷史見證者,將在放映後舉辦討論會,討論多年來華裔的認同危機和華府中國城的歷史演變。

1968年4月4日金恩被刺,華府爆發長達五日暴動,波及中國城區域,有華人商鋪被打砸搶燒。片中描述,華裔家庭經營的商鋪暫時關門,因催淚彈煙霧瀰漫全街,全家只能躲在地下室豎起耳朵聽外面聲響,無法踏出店外。有的華人在店面玻璃窗上寫上支持非裔的「靈魂兄弟」(soul bros)字樣,躲過被砸被燒的大劫;有的卻沒那麼幸運,店鋪被破門而入、毀於一炬。這場暴動因而成為不少華人搬離華府、移居城郊的催化劑,是中國城演變的歷史轉捩點。

 

April 1968 group photo of premier April 2015
Producers, Supporters, Commentators and Interviewed

然而總的來說,68年暴動過後,華裔和非裔間的關係並未變得緊張,因不少華人子弟在非裔為主的學校上課,同為少數族裔的華人,也較能理解非裔的訴求。

 

導演李劉曼斯(Penny Lee)及編劇毛遠珉(Lisa Mao),以近半年的時間完成這部25分鐘的影片,其中不僅探討暴動本身,還觸及華人身分認同的議題。

紀錄上一個遷入華府的華裔居民,在1851年搬到賓州大道,即中國城發祥地。以台山人為主的華裔移民,在20世紀初陸續從西岸或太平洋彼岸搬到華府,中國城則因國家廣場建設,搬到如今的H街和第七街附近區域。雖然華裔居民漸漸增加,華府人口組成依以白人和非裔為主。1960年,拉丁裔、亞裔及其他種族人口,在華府只占2%。

卡在白人和非裔中間,華裔常有置身其外之感(the sense of otherness)。從60年代就住在華府的曹元超說,華裔當時是「少數族裔中的少數」,他小時候曾被白人和非裔開帶歧視性的玩笑。「那時寧願變成白人或黑人,背後能有強大的族群。」他認為,直到李小龍以功夫巨星之姿,在全美造成一股旋風,華裔得到的尊重才日漸提升。

近期佛格森、巴爾的摩騷亂,再次揭開美國族群分裂的傷疤,「透過中國城的眼睛」中記錄的歷史重演,該片團隊感歎,美國社會改變了許多,但又有許多從未變遷,黑白族群對立仍十分嚴重。

華府中國城的萎縮式微,也讓在場的中國城老居民不勝唏噓。曹元超擔憂地說:「家庭主營的中式小店,都被掛上中文招牌的連鎖快餐店取代,住在中國城低保房的華裔耆老,每個周末要租大巴專程去華人超市買菜。這個中國城,還跟中國有什麼關係?」

要保存華府中國城的「中國味」,傳承中華文化、凝聚華裔社區力量至關重要。以此為目標的口述歷史系列講座每月舉辦一次,並接受捐款支持,詳情可電郵主辦人江權活:tkgong@aol.com。